装孙子是什么意思
百度 谭咏麟对于音乐的不断汲取和创造,使他不会落后于时代,更与香港流行乐坛一起进步和发展。《湿地公约》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近日在津巴布韦举行,温州入列新一批“国际湿地城市”。现场亮相的宣传短片中,抢镜的濒危鸟类是温州展示湿地生态修复成效的生动影像:黑嘴鸥在滩涂嬉戏,黑脸琵鹭优雅的身影倒映在潮间带……
同样的生动场面,如今已在龙港连年上演。得益于大力推进滨海湿地修复和海堤生态化建设,修复红树林、滩涂等自然栖息地,如今的龙港已成为“东亚-澳大利亚”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停歇地。市域内共记录鸟类18目55科140属249种,其中不乏温州、浙江乃至中国鸟类新记录。
新时代,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已经成为社会共识。在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引领下,与昔日渔村一同成长的红树林,也见证了龙港的生态革命。
广植红树林,面积约占全省1/6
漫步龙港市新美洲社区的江滨栈道,沿途茂盛的红树林高低有致、层次分明,犹如一层层陆地上的碧浪。轻风拂过,红树林随风摇曳,似一幅美丽画卷凌空展开。
“倒退20多年,眼前就是一片裸露的滩涂。”新美洲社区书记何金来回忆道,彼时若遇上台风天,特别是赶上天文大潮,潮水会涌进泥制堤坝,要组织乡民抗台。
趁着全国开展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的热潮,2002年,龙港大面积引种红树林,主要分布在鳌江河口区域和龙港新城北堤和顺堤滩涂。

国家重要湿地·龙港新美洲红树林湿地。池长峰 摄
撤镇设市后,龙港又加大红树林种植力度,投入近1亿元开展海堤内外侧生态改造,增加增殖放流和贝类附着建设,新增红树林面积达1000亩,是过去近二十年的两倍,总面积达1200亩。
“红树林能起到防风消浪、保护海岸的作用,还可富集吸收重金属,改善海域水体交换功能,提升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。”龙港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红树林对生态修复发挥着重要作用,其落叶掉入海中,还能逐渐转化为养分丰富的食料,供鱼、虾、贝类和螃蟹食用。
位于新美洲社区的龙港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,是我国红树林生态系统最北缘的地区之一,规划面积1.53平方公里。其中,成片红树林约600亩,树高达5米多,放诸全省也属于“拔尖”。
长势喜人,除了栽种时间久,与当地环境条件适宜密不可分。
地处鳌江入海口南畔的龙港,气候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8.0℃,拥有稳定淤涨型潮间带约11平方公里。
“因地处河口位置,营养较丰富,盐度、温度等各方面环境也适宜红树林的生长。”多年来,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对龙港红树林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监测,选育的“龙港秋茄母树林”还通过省级良种认定,每年可提供良种苗400多万株。“目前省内的红树林,基本上采用的都是龙港的红树林良种。”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。
如今,长达7.81公里的红树林海岸线占据了龙港市大陆岸线的23%,红树林面积占到全省的16.5%。
重现湿地生机
“新面孔”成“老朋友”
随着湿地生态环境向好,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,鱼翔浅底、红树成荫、白鹭翩跹的场景描绘出一幅生态新画卷。

方明和 摄
据不完全统计,在龙港红树林省级湿地公园内,已有26种维管束植物和69种野生动物。这也为候鸟来此筑巢、停歇,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——靠近“食堂”。
“Y21”又来了!今年,环志编号为Y21的黑脸琵鹭又一次从韩国远道而来,这位“老朋友”已被观鸟爱好者连续几年多次记录。
良好的栖息环境和丰富的食物来源,让龙港成为数十万越冬“大部队”钟爱的“服务区”。近年来,温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秘书长方明和在龙港“打鸟”品类超过100种,其中不乏珍稀鸟类。
据2020年以来对龙港红树林的生态监测,发现国内首次记录的鸟类黑腰滨鹬1只,拥有黑嘴鸥、黑脸琵鹭和黄嘴白鹭等3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,以及8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。位于新城围垦区内的龙港滨海湿地,已记录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鸟类59种,包括10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和49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。
珍稀鸟类的接连现身,见证了龙港生态魅力的飞速提升,也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。目前,龙港湿地已成为温州市热门观鸟地之一,吸引了全国各地无数观鸟爱好者和自然摄影师前来“打卡”。

方明和 摄
“公众参与了、了解了、受益了,保护意识才会不断增强。”保护湿地,龙港并没有简单将其“圈起来”,而是通过修建海滨栈道让人能置身其间,近距离感受湿地的美,并推动生态修复与科普教育并行,让更多人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。
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,龙港也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红树林。多个科研团队同步对红树林湿地公园进行定期监测,进一步掌握红树林湿地特征、生物群落、环境要素、威胁要素、碳汇功能及其变化趋势。
同时,龙港还加大河口、重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红线区监督力度,防止红树林等重要生态系统消失破坏和退化,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,定期开展候鸟监测调查、巡护候鸟栖息等。

图源:龙港市融媒体中心
2023年,龙港新美洲红树林湿地入选新一批国家重要湿地名录,成为温州持续擦亮湿地保护的一张重要名片。
生态惠民
共享绿色成果
如今,龙港红树林每年固碳量高达570吨,产生的生态经济总价值约达8.9亿元,逐渐成为生产、生活、生态和谐发展的绿意空间。
如何让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?年轻人的加入,打开新思路。“红树林是生态宝藏,不光要守护好,更要让它‘活’起来,讲好它的故事。”提出设立“自然讲堂”的卢文淇是名00后,也是新美洲社区的一名社区工作者。
社区推出红树林生态研学路线,由护林员轮岗讲解,把科普知识从课堂搬到大自然,让学生观察红树生长规律,认识招潮蟹和弹涂鱼,累计吸引数万人次参加。

图源:龙港市融媒体中心
今年年初,社区还将毗邻海滨栈道的5000平方米闲置地块改成共享菜园,通过“家庭认养制”,以每年300元的价格向市民开放地块并提供种植指导,串联起红树林湿地资源,推出“种植+研学”路线。
前来参观的外地游客同样络绎不绝。“周末人多的时候,会来四五辆旅行社大巴。”新美洲社区副主任傅广添介绍,社区正谋划打造美食市集,丰富游客体验。

池长峰 摄
推动海洋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共赢,龙港也在持续拓宽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转化路径。
沿着鳌江南岸及东海岸线布置的龙港市海塘安澜工程,涉及海塘33多公里,除了在原址提标加固海塘外,将通过改造水闸,打造城市阳台等,融合生态景观,形成一条囊括文化、旅游、运动、生态休闲等多功能的滨海彩虹线。
“社区所在的项目标段即将动工。”何金来期待,随着未来更多配套设施落地,依托红树林湿地带来的人气,培育休闲渔业、生态旅游、亲海观光等新业态,让“绿色颜值”转化为“金色价值”。
来源:潮新闻
原标题:龙港:滩涂地长出“海上森林”
记者 赵琛璋 共享联盟·龙港 吴诗诗
本文转自:温州新闻网 66wz.com

相关新闻
为你推荐
-
园博园国际城市及港澳台展园开工!多方联合协作绘就“海丝文化长卷”
社会08-02
-
温州新老场景叠加点燃消费热情
社会08-02
-
柳市入选省级中心镇 浙江经济第一镇如何发挥“中心”作用?
经济08-02
-
7864万元,市城发集团成功竞得江心屿首宗出让地块,这里要建高端度假型酒店
社会08-02
-
远销北美市场!能接打电话、能拍照的AI眼镜温州产
经济08-02
-
“吃水难”问题彻底解决 南麂列岛驻岛部队实现用水全覆盖
社会08-02
-
从文保所到文创店 温州90后小伙为“失落古井”奔走
社会08-02
-
李怒个展《妈妈 Mama》在温州弘美术馆启幕
科教文体08-02
-
温州这些公交线路,临时调整!
社会08-02
-
一场坚持了二十载的“清凉之约” 鹿城千名环卫工人喜获防暑清凉礼包
社会08-02